第(3/3)页 没看见礼部尚书李道宗在装聋作哑吗? “民部侍郎弹劾陈留县百户子民沦为流民,可有此事?” 裴律师傲然一笑:“事实如何,他说了不算,臣说了也不算,得流民自己说了算。” 郑相杰身子一哆嗦。 大意了,人家连流民都带来长安了呀! 从承天门外召进来两个衣着褴褛的老汉,稀疏的头发胡乱扎着,一截小树枝穿上头发里充当簪子,手掌上满是厚厚的茧子,面上如风干的腊肉,战战兢兢地趴地上给李世民磕头。 “平身。” 俩老汉眼现茫然与惶恐,不知道皇帝这金口说的是啥意思。 裴律师平静地提示:“陛下让你们起来说话。说说,你们姓甚名谁,家住何处,为何弃地当流民。” “连死都不怕了,还怕说真话?” 一名老汉鼓足勇气,叉手道:“圣天子容草民回话,草民曹贤六,陈留县草芥庄人,前朝仁寿年生……” 李世民惊讶地叫出了声:“仁寿年?” 哪怕是仁寿元年(601年)生人,也比李世民小两岁,才堪堪四十一岁,正当年富力强之时,竟如花甲老人一般! 哪怕是农户日子苦一些,也不至如斯吧? 曹贤六苦笑一声:“日子苦哇!前朝兵荒马乱,人命贱如野草,每天一睁眼就是看看,周围有没有乱兵,身边的人有没有饿疯了。” “大唐是安稳了,给口分田、永业田了,可日子还是紧巴巴的。这也总比乱世强不是?” “贞观十年,水源上头的郑贤庄,遣了管事要廉价买草芥庄的地。庄户人家,可不就指着那点地淘生活么,卖了,自己不得成郑贤庄的佃户、甚至是奴仆了么?” “不卖,郑贤庄直接改了水路,让草芥庄再无水灌溉。明府三番五次劝说,没用;百姓天天担水过日子,一碗水就是一个人一天的用度,十天半个月不洗脸、不洗澡是常事。” “一年、两年,咬咬牙挺过去了,可现在挺不住了啊!” 文学网 第(3/3)页